国有史书,邑有方志。为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留存地方历史记忆,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推进乡村振兴,钵池街道正在开展《钵池街道志》编写工作。这是钵池有史以来第一部志书,集古往今来钵池全境自然、社会、文化、经济、政治之大成,有着存史、资政、教化、留存乡愁等作用,意义深远。现特向广大居民、单位以及海内外关心钵池街道发展的仁人志士征集有关地方志资料。
一、征集内容
凡涉及钵池街道有关历史沿革、建置区划、人文地理、自然资源、河流、灾情异事、土特物产、风土人情、文物遗产、政治变迁、党政活动、交通建设、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知名人物、民族宗教、民风民俗、风景名胜等各方面的资料,均在征集范围之内。时间上限以尽可能追溯至事物发端,下限以2023年12月31日境域为止。
二、征集种类
1.反映钵池街道历史文物古迹,古墓、古寺庙、古建筑、古树名木、石刻、书画等实物、图片或文字说明、收藏的历史文献等。
2.有史以来,秀才(廪生、贡生、监生)、举人、进士等各类有功名人物资料或信息。
3.反映钵池街道人民各个历史时期革命斗争的资料(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反映钵池街道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照片、文字、图表、影像、字画等。
4.钵池街道区域地图、地形、地貌、地质、河流、道路、桥梁、气象等历史情况的照片和文献资料;古村庄、地名的来历或传说及已消失的村庄资料。
5.已故钵池街道籍(含旅居海外的)著名人士,在科学、教育、医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有突出贡献及著名企业家、能工巧匠、其他领域中的领先人物的相关资料。
6.钵池街道基础设施建设、住房等方面反映钵池街道农村、农业、村民和城市居民生活变化情况的数字、实例资料和照片新旧对比照片和文字资料。
7.钵池街道风土民情、民间艺术、民间工艺品、传统特产、名优品牌、家族传承民间技艺等照片和文字资料。
8.涉关钵池街道专著及志书、杂志、图书、简报、自然灾害、水灾、旱灾的资料;反映钵池街道历史情况的资料汇编、报刊、日记、回忆录等;有史料价值的老照片、古碑文、旧文书、老地契、书法、绘画、老年画、老证券、老家谱等。
9.钵池街道籍在外工作的副处级(党政军企、含副处)以上领导干部、杰出人物、正副教授以上级别职称者、淮安市以上英模人物资料;钵池街道公民个人以及在钵池街道生活、工作期间的干部、职工,获得淮安市以上(军队团级)机关给予记功、表彰、奖励的各类荣誉者及村、社区、企事业单位,集体获得淮安市级以上各类荣誉的相关资料。
10.各类统计资料:包括人口普查、地名普查、工业普查等专门资料。
11.钵池街道公民以及在钵池街道工作期间的工作人员,在省级以上国家正规报刊出版社发表出版的各类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医学等领域的文章、著作、绘画、书法作品以及获奖证书的相关资料。
12.钵池街道历史事件亲历者的回忆录、访问记或调查记录,革命遗迹和历史遗迹的勘查资料,包括民间故事、历史传说、革命烈士事迹、反映钵池街道民情、民俗、方言、俗语、民歌、快板、小曲等方面的资料以及消失的民间日用器具、耕作工具的实物或照片。
13.各村、社区长寿老人,90岁及以上去世或90岁以上健在者姓名及简要信息。
14.钵池街道籍副高级以上职称、博士学位的人员;现居港澳台地区的知名人物。
15.钵池街道境内各业发展、创新、管理状况和新人、新事、新风尚方面出众的古今乡贤人士、孝子贤媳等;新中国成立前党、政、军重要领导人经过钵池街道的资料档案。
三、征集方式
1.凡愿意提供上述史料者,可按本人意愿,采取捐赠、借阅、出让等办法。借用的资料经复制、扫描后原件完好归还。对提供比较珍贵资料的重大贡献者,根据其内容和价值,待《钵池街道志》出版,赠志书以示感谢。
2.欢迎来信来函提供线索。对掌握重要信息,但本人文字整理有困难或因资料珍贵不便寄送的,可来电来函联系;对愿意提供资料、实物、信息,但不方便前来提供,我们可派专人登门拜访。
3.应征资料要求内容真实、准确、具体;供物、供稿者请写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电话号码,以便联系。资料一经采用,提供者姓名将载入《钵池街道志》。
四、征集时间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5月31日止。
五、联系方法
资料征集工作由《钵池街道志》编纂办公室具体负责。
联系电话:0517-83712141,邮箱:863630064@qq.com,
联系地址:江苏省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汕头路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