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宣传工作也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强调,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守正创新的新征程,我们应主动承担起宣传工作的使命任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力量。
强化理论武装,学懂弄通“举旗帜”。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建党前夕从众多西方思潮中脱颖而出,在中国广泛传播、落地生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思想武器和理论基础。我们要高举旗帜,坚定不移的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做到真学真信、常学常新,要联系时代背景学,面向工作实际学,不断感悟理论思想的深刻内涵,不断更新理论体系,学懂弄通理论真谛。
走好群众路线,弘扬正气“聚民心”。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在建设网络强国的新时代,加强网络舆论治理工作刻不容缓,要壮大网上主流舆论,筑牢网络安全屏障,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要发挥群众共治作用,鼓励群众参与治理网络舆论环境。要走网络群众路线,搭建群众交流平台,提供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路径,在杜绝造谣的同时也要多倾听群众的声音。要加大通俗理论作品宣传,通过新媒体传播接地气、扬正气的精神文化作品,引导群众在喜闻乐见的文娱作品中汲取营养。
培养时代担当,铸魂强基“育新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如何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离不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如何让14亿中国人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离不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生活化、具体化、形象化,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要抓住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定文化自信,创新创造“兴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凝聚民族向心力的隐形力量。传承中华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要结合新时代国情,进行创新性转换和创造性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形成文化产业新格局。要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地方文旅品牌,让传统文化丰富旅游产业精神内涵,推动地方第三产业经济,提高文化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构建外宣格局,讲好故事“展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如何让世界更好的认识中国成为外宣工作的重要命题。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创新话语体系,在中国与世界的不同语境中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拓宽对外宣传的渠道,向世界展现真实的中国。要积极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对外宣介,深入宣传阐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之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展示我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要积极开展国际舆论斗争,通过做好重大主题活动对外宣传,组织承办国际性论坛、峰会,响亮发出国家声音,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制度的理解和认同。要积极回应外界声音,通过召开发布会、在新媒体发布权威信息等方式,维护党和国家形象。(党群工作部 孙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