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淮安经开区人社局:坚守“三心”当好“三员”,以“软实力”展现优化营商环境“硬担当”

发布时间:2024-06-27来源:宣传工作办公室

今年以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社局带领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项目“五新”全生命周期管理各项要求,牢固树立鲜明的实干实效导向,将人力资源要素全过程保障作用到新招引、新开工、新竣工、新投产、新列统项目的服务上,以服务企业群众的“软实力”,担负起挑大梁、作贡献的“硬担当”,切实破解企业发展之需,及时解决群众期盼之急,为推动项目加速集聚、加紧建设、加快投产达效,以及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贡献更多人社力量。

  精心当好领航员,把保障企业招工用工做得更周到

“经开区人社部门花大力气以最快的速度为我们补充了专业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真的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现在生产线都已经开足马力生产,我们为经开区的营商环境点个赞!”该区重点企业天合光能人事部门负责人高兴地说道。如何落实“五新”全生命周期管理,经开区人社局在招工用工服务上拿出了最“实”的举措,通过一系列更具突破、更有实效、更加可感的政策举措,着力营造更优的人力资源发展环境,领航人力资源要素保障。

“无论是新项目还是已经投产的项目,人力资源要素供给始终是企业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之一,作为就业部门,我们就是要拿出切实的举措,让企业有‘回家’的感觉。”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说道。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用工保障实现“一企一策”,根据企业需求,专门组织人力资源机构召开用工调度会、劳务对接会,组织重点企业带着1300余个岗位,走进甘肃陇西县“春风行动”招聘现场,开展省际劳务协作。

以精准服务为依托,借助“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招聘进校园”“人才夜市”“访企探岗”等专项招聘活动载体,精准搭建供需服务平台,聚焦区内企业尤其是重点企业、重特大项目开展专项行动,今年以来累计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66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多份,提供就业岗位1300余个,服务企业招工引才2.15万人次。

以助企纾困为抓手,为区内企业争取更大的政策红利,助力企业走上发展快车道。深化“大数据”应用,强化后台数据比对,助力企业“松绑减负”,实现政策直达快享。目前,该区内天合光能、新希望等3家企业已经拿到了认定为吸纳重点群体就业企业实体的批复,涉及申报252人次。2024年以来,为区内55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15.9万元、带动就业106人,落实就业创业政策资金1488.9万元,惠及企业职工超5000人次。

  悉心当好服务员,把推动技能水平提升做得更可靠

项目“五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一环就是要紧盯现代化产业体系所需的人力资源,进一步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推动优质人力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所在的重点区域集中、重点企业集聚。

今年以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社局以“建机制、强培养、拓空间”为导向,加快部署多元化技能人才培训、考核,培育更多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更好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技能支持和人才支撑,技能人才发展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深化人才评价机制。“通过自主评价这种灵活的人才技能评价方式,员工的积极性更高了,企业培养的技能人才更符合生产实际需求,为推动企业良性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该区内某重点企业负责人说。人社部门鼓励企业自主评价,激发自身动力,通过技能等级认定帮助企业自评人才,实施企业技能人才自主培养评价改革,将评价和认定技能人才的“权利”交给企业,今年以来培养技能人才970人,其中高技能人才518人。

强化数字人才培养。支持企业、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探索数字技能培训新模式,利用数字技术加快平台化、定制化培训新模式,推动数字技能人才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培养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领域职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员、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等高技能人才141人,为建设现代产业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持续拓宽人才通道。率先在全市开展民营企业特级技师评价工作,探索试点建立“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打破技能人才评价“天花板”,为顶尖技能人才提供了进一步向上发展的空间。持续开展高技能领军人才评选活动,今年以来在全区范围内评选出一批高超技艺的优秀高技能领军人才,其中“技能大师”1名,“首席技师”4名,“技能之星”5名,加速人才交流、成长,选树先进榜样,引导人人向学、人人竞先的氛围。

  用心当好护航员,把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做得更细致

“非常感谢经开区人社部门的指导,自从我们成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后,实现了纠纷不出厂,劳资双方和谐度更高,对促进企业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重点企业和兴汽车负责人说。针对新形势下劳动关系领域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经开区人社局立足实际、主动作为,积极优化劳动仲裁服务,提升劳动仲裁办案效能和水平,促进企业用工行为不断规范,有力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和谐劳动关系是维护企业有序发展的重要问题,我们作为劳资双方之间的纽带,必须以公平公正为导向,靠前一步、多想一分、主动作为,切实维护好和谐劳动关系环境”。该区人事劳动争议仲裁院负责人说。

突出“调解优先”导向。设立案前调解岗,立足于早,坚持一案一策,形成“案前调解、案中快裁、案后释法”机制。充分发挥调解作为柔性调处争议方式的重要作用,为当事双方搭建调解平台,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劳动争议案件调解结案率达93%以上。

提高“绿色通道”质效。畅通困难群体的维权通道,对符合立案条件的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等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的争议,坚持“快立、快审、快结”的原则,依法在举证期限、答辩期、仲裁文书送达、开庭排期等方面节约时间,用最短的时间维护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规定时间内结案率达100%。

优化“向前延伸”举措。坚持“防”在“治”先,从源头介入,针对重点企业开展送法律、送培训、送指导等活动。立足订单式服务形式,形成个性化服务方案,通过举办民办幼儿园和谐劳动关系座谈会、新业态用工平台和中小企业规范用工专题讲座等形式,增强用人单位规范用工意识。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培训、座谈会、法律宣传等活动38场。鼓励并指导区内企业成立企业调解组织,计划今年内仲裁院推进区内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20家。

(开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