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20800757970148N/2021-00014 发布机构 经济发展局 公开日期 2021-07-08
文  号 主  题 政策解读 体  裁 公告、公报
时效说明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解读

一、《纲要》的编制过程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起步的五年,是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时期,是全面推动经开区“全省进十强、全国创一流,争当排头兵、厚植新优势”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阶段。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历时1年多,经过前期课题研究、《纲要》草案起草、征集意见完善、衔接协调审议等多个阶段,集思广益、几易其稿,最终形成5万多字的规划文本。《纲要》的编制过程,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是深化认识、理清思路的过程,也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

二、《纲要》的总体把握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经开区“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取向,对于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经开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篇“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包括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是发展基础。从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较快发展、外资外贸稳步拓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扎实推进、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民生事业协调发展、城市建设统筹推进、党群服务日益完善等10个方面,对“十三五”规划的执行情况和亮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梳理。进而指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三五”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经济总量规模不大、产业关联程度不高、要素制约日益明显、城市功能亟待优化。

二是面临形势。从国际形势、国内环境和区域发展等3个方面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明晰“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阶段性特征,即“十四五”时期是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期,既要继续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又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第二篇“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推动经开区五区建设迈上新台阶”,包括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首先,提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定位是“高质量发展引领区、营商环境示范区、对外开放先行区、科技创新活力区、民生幸福首善区”。进而提出“十四五”时期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六大战略”,即“创新驱动战略、工业强区战略、开放引领战略、产城融合战略、生态优先战略、富民共享战略”。最后提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即“综合实力大幅跃升、产业能级明显提升、外资外贸持续攀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生态建设特色彰显、民生保障明显提高、产城融合步伐加快”,并制定了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城乡融合、生态文明、民生保障五大类指标体系。

第二至第七部分分别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践行开放合作、完善民生福祉、建设基础设施等6个方面,分别阐述未来五年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具体路径。

一是突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科技创新活力区。从培养壮大双创主体、强化创新载体建设、集聚创新创业人才、优化创新综合环境等4个方面,指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目标。

二是更实举措推动产业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从做强主导产业、培育特色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布局数字经济产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等5个方面,指出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三是更深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创建营商环境示范区。从营造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营造开放的投资贸易环境、营造优越的企业经营环境、营造公平的诚信法治环境等4个方面指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点。

四是更深层次践行开放合作,建设对外开放先行区。从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坚持互利共赢开放发展、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等3个方面指出践行开放合作的战略。

五是更大力度完善民生福祉,打造民生幸福首善区。从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医疗卫生发展水平、提高社会保障综合能力、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强化保障社会和谐安定、全面推进环境综合防治、着力构建绿色生态体系等7个方面,指出完善民生福祉的具体路径。

六是更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打造高水平现代化园区。从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推进人口集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智慧产业新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等5个方面指出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措施。

第三篇“强化规划落实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这部分主要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要素保障、加大政策支持、实施监督考核、广泛宣传引导等5个方面,保障“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

原文件链接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