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20800MB1965074A/2025-00017 发布机构 行政审批局 公开日期 2025-02-13
文  号 淮开审批(节能)发〔2025〕1号 主  题 城乡建设 体  裁 意见、函
时效说明
淮开审批(节能)发〔2025〕1号关于卧龙电气淮安清江电机有限公司卧龙电气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升级项目节能报告审查意见

卧龙电气淮安清江电机有限公司:

你单位《卧龙电气淮安清江电机有限公司卧龙电气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升级项目节能报告》收悉。

该项目为技术改造,项目代码: 2408-320871-89-02-437401,行业代码:C3812,建设地点位于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北路2号。项目拟在现有厂房内进行产业升级,新增制造装备再制造产业中心及核心产品集成中心,对多产线模块升级改造,新增永磁定转子合装机、成套转子智能套轴等设备,建成后达到新增电机升级10万台/年的规模;对信息化整体升级改造,主要以制造执行环节的信息化建设,打造以MES为核心,贯通SAP、PLM等信息化系统的智能化管控平台。依据《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及中天昊建设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淮安清江电机有限公司卧龙电气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升级项目节能报告评审意见》(中天昊咨字〔2025〕第2-018号),经审核,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你单位项目节能报告及中天昊建设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的评审意见。

二、项目主要能源消耗

项目技术改造前,年综合能源消耗量为:529.63tce(当量值)/1297.82tce(等价值);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为529.63tce(当量值)/1284.20tce(等价值),其中,年消耗电力430.94万千瓦时,新鲜水7.18万吨。

项目技术改造后,年综合能源消耗量为:1584.79tce(当量值)/3681.80tce(等价值);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584.79tce(当量值)/3662.88tce(等价值),其中,年消耗电力1186.80万千瓦时,天然气10.17万立方米,新鲜水9.98万吨。

项目技术改造后(增量),年综合能源消耗量为:1055.16tce(当量值)/2383.99tce(等价值);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055.16tce(当量值)/2378.68tce(等价值),其中,年消耗电力755.86万千瓦时,天然气10.17万立方米,新鲜水2.80万吨。项目年化石能源净消费量为776.48tce(当量值)/1702.94tce(等价值)。

根据项目评审意见,项目能效指标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三、项目节能设计符合《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20)等设计要求和节能标准规范,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水平先进,未采用国家和地方明令禁止和淘汰的落后设备、用能产品。

四、项目单位在落实节能评估报告各项措施基础上,应严格落实项目评审意见中所提出的相关要求和意见建议。

(1)建议建设单位在后续工程设计、设备采购等环节应进行工艺技术和用能设备的节能比选,优先采用《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本)的节能技术和用能设备,主动淘汰落后的和禁止使用的用能产品和设备。

(2)按照《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3331- 2020)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 2006)等标准要求,健全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落实细化节能管理措施,完善能耗定额管理制度,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五、本审查意见依据上报的《节能报告》和《节能报告评审意见》出具。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能效水平等

发生重大变动的,或年实际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节能审查批复水

平10%及以上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向我局提交变更申请。对于主要产品、生产工艺、主要用能工艺、设备及用能品种等均未发生变动的项目,我局依据实际情况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内出具同意变更的意见,否则应重新进行节能审查。

六、本节能审查只负责对项目用能工艺、设备能效水平及节能管理措施提出意见。本审查意见不作为项目核备前置条件,相关核备和报建手续须按照国家和省有关产业政策、去产能、“两减六治三提升”等有关规定及要求执行和办理。节能审查意见自印发之日起 2年内有效,逾期未开工建设或建成时间超过节能报告中预计建成时间 2年以上的项目应重新进行节能审查。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局

                                                                                                            2025年2月12日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