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儿都是荒地,杂草丛生,现在变成小菜园,脏乱差的问题解决了,还可以吃到自己亲手种的菜,感觉生活更幸福了。”近日,在经开区钵池街道山头村,一块约10亩的“共享菜园”内,各种蔬菜长势喜人,村民王阿姨一边施肥一边感慨道。
据悉,位于兴南路与福州路交叉口的闲置荒地,长期无人管理,杂草肆意疯长,蚊虫盘旋飞舞,腐叶与泥土混杂的气息弥漫四周。每逢雨季,积水洼地滋生蚊蝇,连开窗通风都成了奢望;而到了干燥季节,枯黄的杂草又成了火灾隐患,居民们提心吊胆,生怕一个未熄灭的烟头引发意外。这片荒地,就像横在居民心头的一块大石头,让大家苦不堪言。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山头村收到居民通过“码”上议平台提交的议题后,迅速行动起来。村两委第一时间调研走访,挨家挨户倾听居民诉求,深入了解大家对这片荒地改造的想法和建议。经过充分调研,村里决定将这片荒地纳入改造“共享菜园”的规划范畴,并组织村两委成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多方力量,开展协商议事,共同探寻最优改造方案。
一场充满“烟火气”的协商议事会,正式揭开了荒地改造的序幕。会上,大家围绕“闲置荒地”变身“共享菜园”展开热烈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一是问计于民。村两委、党员、村民围坐一堂,从土地划分、种植规则到后期维护,逐项讨论、逐条敲定,形成《共享菜园公约》;二是透明认领。10亩土地划分为194块30平米小方格,通过公开认领,租金专项用于菜园维护;三是共建共享。村两委带头清杂整地,村民踊跃参与,共同平整土地、硬化道路,铺设灌溉管道、搭建栅栏,昔日荒地短短一个月便换上“新装”——整齐的田垄间,木栅栏分隔出专属“责任田”,喷灌设施全覆盖,工具房、垃圾分类箱一应俱全。
认领一块地,种下一份盼。村民刘阿姨认领的菜地里,番茄挂满枝头,生菜青翠欲滴。“以前路过这里都皱着眉头赶紧走,现在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来菜园里转转,看着这些菜苗一点点长大,心里说不出的满足,比啥都开心!”刘阿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言语间满是对如今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如今的“共享菜园”,已是一派欣欣向荣,194块地被认领一空。曾经脏乱差的杂草荒地,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绿色家园”。在这里,居民们共同挥洒汗水,辛勤耕种,每一滴汗水都凝结成了累累果实。
当协商议事叩开民意之门,闲置土地便生长出幸福模样。钵池街道山头村以10亩方寸之地为笔,以共商共治为墨,将"脏乱差"的治理难题,绘成了民生幸福的实景画卷。(叶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