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经开区针对专利转化“信息不对称、供需难配、风险高”痛点,创新“供需匹配与集成服务新模式”,以三大机制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一是需求挖掘上,推行“市场监管+运营中心+技术经理人”三方联动,深入企业“技术问诊”,精准捕捉技术升级需求;二是对接转化环节,构建“技术成果库+企业需求库”,借大数据智能推送,辅以高校专利线上路演,实现“精匹配”;三是服务保障端,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提供“申请—保护—运用”全链条服务,形成闭环管理。
近一年来,该区走访企业300家次,推送专利信息超1万条,促成50余家市场主体与高校达成专利许可超260项,其中专利开放许可超220项,占比达84%,这些成果不仅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更提升了经开区产业创新能力与竞争力,为优化创新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切实激活经开区企业创新活力,助力区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知识产权支撑。
(王睿)